克氏針在骨科的臨床用途
總的來說,克氏針在骨科的臨床用途可歸為兩類:做為內植物使用和做為工具使用。
一、做為內植物使用
目前應用多的當屬兒童骨折的治療。由于兒童骨骺的特殊性,克氏針具有對骨骺生長影響小、操作方便、可經皮置入等優點。
克氏針在張力帶系統的使用中也必不可少,如髕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折等。隨著關節的活動不斷對骨折斷端加壓以促進骨折愈合,做到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有效結合。
此外,雖然微型鋼板已經普及,但是克氏針在掌指骨骨折的治療中仍然占據著統治地位。
二、作為工具 使用
克氏針作為工具使用早期主要用于骨牽引術,如:跟骨牽引、脛骨結節牽引、股骨髁上牽引、尺骨鷹嘴牽引等。
但是,目前創傷骨科手術中克氏針的大用途還是骨折復位后以及接骨板的臨時固定。
有時候,克氏針臨時固定后也可做為導針使用便于置入其它內固定物,如空心螺釘、Herbert螺釘等。
術中還可當做復位器對骨折進行撬撥復位。同時還可做為肢體力線的一種參考標志,指導術中內植物的置入和截骨矯形。
克氏針導向作用
將克氏針緊貼于骨表面插入,可以為后續的鉆孔、置入螺釘提供導向作用,提高成功率,常用于骨盆、股骨頸、股骨髁等位置。
克氏針阻擋復位
常見于下肢髓內釘使用過程中,當髓內釘偏于一側時,會引起下肢力線不正常,采用阻擋釘技術可以使髓內釘居中,從而復位骨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