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針有鈦合金和鋼質的兩種,由于固定強度較弱,所以一般是用于短小骨折塊或撕脫骨折塊的輔助固定,或者在骨科手術中骨折塊的臨時固定,所以克氏針是插在骨頭里的,而且一般需要貫穿骨折的遠近兩端,或者用于一些關節融合的病例,也是用于固定構成關節的兩塊骨頭??耸厢樢话阒睆?.5-4毫米,一般等到骨折愈合后需要從骨頭中再次完整拔出。
當手法復位整復位置不佳時,反復多次實行閉合復位是不可取的,患兒及家長均無法接受,而且多次復位可加重局部的損傷,嚴重者甚至引發肘部的異位的骨化,而嚴重影響肘關節的活動度。此時獲得復位簡單、有效、損傷小的方法就是麻醉下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
兒童肱骨髁上部位的解剖關系非常特殊,前方為冠狀突窩,后方為鷹嘴窩,其間為極薄的骨質,甚至僅有堅韌的膜狀結構,整體為扁平狀,若手術者沒有對兒童肘部解剖結構的深刻了解,即使切開復位也很不容易獲得解剖復位的位置。同時在如此典型的位置交叉穿針也是難度很高的操作,而切開血路和復位骨折端的操作對局部結構的損傷較大,其性質為肘關節內的操作,容易激惹導致異位骨化,甚至骨化性肌炎,所以應當慎重使用切開復位方法。
在骨科的臨床應用可以分為兩類:內部植物和工具。首先,為了使用目前常用的內植物治療兒童骨折。由于兒童骨骺的特殊性質,克呂徹針具有對骨骺生長影響小、操作方便、經皮插入等優點。Krauss針在使用張力帶系統時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用于髕骨、尺骨擋板等骨折,在骨折斷端持續施加壓力,以促進骨折愈合。使骨折愈合與功能恢復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