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針又稱為骨圓針,前后均勻粗細、直徑均勻的不銹鋼針。其直徑有粗有細,根據使用的時候的需求選擇不同直徑。起到臨時固定的作用,可以把不同的小骨塊穿在一起。但是它的抗旋轉的能力和穩定性不佳,一般起到臨時固定或者是輔助固定。一般可把一側的針尾留在皮膚外側,術后六周左右可以直接拔出。還有常見的就是小兒肱骨髁上骨折,使用鋼板容易損傷到骨骺線,所以一般使用克氏針交叉固定。髕骨也用克氏針加鋼絲組成張力帶,把髕骨骨折斷端固定在一起??耸厢樃綍r用的螺釘功效相似,但是比較靈活,比較方便。
一種骨科常用的內固定材料,其原規格一般固定在二十公分左右,直徑在0.5-2毫米之間有不同的幾種規格。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脫骨折等應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常被用在骨科手術中臨時骨折塊的固定中。近年來隨著外固定支架的廣泛應用,克氏針的大直徑逐漸增加到4毫米,配合外固定鎖釘來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應急較大的骨折。
總的來說,克氏針在骨科的臨床用途可歸為兩類:做為內植物使用和做為工具使用。
一、做為內植物使用
目前應用多的當屬兒童骨折的治療。由于兒童骨骺的特殊性,克氏針具有對骨骺生長影響小、操作方便、可經皮置入等優點。
克氏針在張力帶系統的使用中也必不可少,如髕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折等。隨著關節的活動不斷對骨折斷端加壓以促進骨折愈合,做到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有效結合。
此外,雖然微型鋼板已經普及,但是克氏針在掌指骨骨折的治療中仍然占據著統治地位。
二、作為工具使用
克氏針作為工具使用早期主要用于骨牽引術,如:跟骨牽引、脛骨結節牽引、股骨髁上牽引、尺骨鷹嘴牽引等。
但是,目前創傷骨科手術中克氏針的大用途還是骨折復位后以及接骨板的臨時固定。
有時候,克氏針臨時固定后也可做為導針使用便于置入其它內固定物,如空心螺釘、Herbert螺釘等。